前些日子,家住壽昌鎮(zhèn)卜家蓬村的獨居老人李大爺因病去世了,李大爺只有一個兒子,而且還在常年在杭州工作生活。兒子急著趕回家操辦喪事,但由于自己在杭州某大型企業(yè)擔任管理層,最多只能請出法定喪假,但喪葬事宜繁多,擔心來不及處理。上午,小李找到卜家蓬村的民政分管人員,通過手機“浙里辦app”數智殯應用端(身后一件事辦理),將父親與自己本人的身份證、銀行卡等個人信息上傳,下午就收到了由壽昌鎮(zhèn)衛(wèi)生院核發(fā)的他父親的電子死亡證明。
2021年6月,“數智殯”在包含壽昌鎮(zhèn)在內的3個建德市鄉(xiāng)鎮(zhèn)試運行,8月在杭州地區(qū)全面推廣,2021年9月,全省身后事改革統一使用“數智殯”冠名。壽昌鎮(zhèn)“數智殯”上線一年多來,已完成死亡手機在線申報320余人。
數字殯系統未上線前,像李大爺去世,小李需要手持身份證、戶口簿、死亡證明、火化證明等紙質材料到衛(wèi)健、民政、人社、醫(yī)保、公安等部門以及銀行機構辦理《居民醫(yī)學死亡證明(推斷書)》、社會救助終止、喪葬補助金、醫(yī)保個人賬戶結算、戶口注銷、銀行存款余額查詢和提取等8大類27件身后事,來回奔波,費時費力。
數智殯系統上線后,小李還能在浙里辦app上預約遺體接運、遺體火化、選擇墓地等。而且在申報信息時只要勾選身后事聯辦單,就可以提交逝者身后8大類27件身后事的聯辦申請,真正實現了“群眾零次跑、辦事零材料、服務零距離”。
壽昌持續(xù)對接上級數字化改革試點工作,讓百姓辦理身后一件事不再繁瑣,也能讓群眾感受到政府政策人性化、溫情的一面。
(通訊員 葉淺怡)
